把握穩與改的辯證法、保持靜與動的大平衡,“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當鋪速度”——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的發展方法論。這是未來一年經濟工作的部署,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操作指南”,是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基調。
  將“增長”等同於“發展”,將GDP的疊高等同於幸福指數的上升,這是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始終未擺脫的魅影。以往一些地方“唯GDP論”的燒烤發展思路,不僅造成了生態環境的迅速惡化、資源利用的涸澤而漁,而且帶來了一些弔詭的現象:一面是過剩的產能,一面是大量消耗的資源;一面是不斷膨脹的地方債務,一面是如火如荼的基建投資。在對這種數字泡沫的追求中,城市常見大拆大建、農村盲目賣地上樓、金融風險時有發生、文化遺產屢遭破壞,地方幹部的選拔和考核常被異化為“以GDP論英雄”。
  發展是硬道理,但唯GDP發展沒道理。今年6月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不能簡單以GDP增長率來論英雄。隨後,這個精神通過中組部印發的《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而成為地方選人用人的標準。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提出“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係”“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以及“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租辦公室由此可見,落實科學發展觀、矯正“唯GDP論”,已經成為一項“拳拳到肉”的改革。
  這當然會給經濟發展帶來增速放緩的壓力。“放緩”本身,是給經濟結構調整提供空間,給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低速轉彎的可能。而理解和承受這種“放緩”,則是對中國經濟進程的辯證觀察,是對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理性抉擇。事實上,中國經濟仍然運行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7.7%、第二季度增長7.5%。與之參照,美國的增速分別是1.1%和1.7西服%,日本則分別是3.8%和2.6%,歐元區則同比萎縮1.1%和0.7%。中國宏觀經濟態勢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了基礎。
  我們可以從更具體的角度來理解“無後遺症的速度”之深意。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時,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也在京召開,確定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政策思路。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象徵,城鎮化的成果是經濟發展成就的重要組成,同樣,城鎮化的弊端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也是同構的。“唯GDP論”下的城鎮化重量不重質,使得能源利結婚用效率低、能耗和碳排放高、環境容量和質量受到破壞、開發強度過大,“空城計”屢屢上演。這放大了戶籍壁壘的制度缺陷,暗藏了土地財政的隱性風險,引發了難以控制的地產開發,割裂了文化遺產的歷史傳承,使得中國城鎮化高速推進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
  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精神中可以看到,城鎮化不能僅僅被理解為“擴大內需”的實用性政策。從世界歷史來看,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進程,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民族發展的角度看,城鎮化是塑造中國未來面貌的重大戰略,其成果當然包括GDP的增長,但與之同樣重要的,還有人文的化育、生態的和諧、基本公共服務的擴容、社會倫理生活的融洽。什麼時候GDP的增長能與這些標準兼容,什麼時候城鎮化能真正做到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人的城鎮化”才能夠達成,其後遺症的風險才會被減到最低。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要達成這個目標,就首先從GDP比賽中解放出來吧。(本報記者 劉文嘉)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專題報道見9版)
  (原標題:從GDP比賽中解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13difw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